观察留意Libor退场风险

2023-05-10 14:56:27

,行之有年的倫敦銀行同業拆款利率(Libor)將逐步落幕,金融市場恐面臨缺乏可靠標竿(Benchmark)所衍生的諸多擾動之憂,便因位處於鎂光燈外而被輕忽。

 

或許有人認為,距離負責Libor監管的英國金融行為管理局(FCA)計劃2021年底前逐步淘汰Libor,還有足夠的準備時間,應不必過於憂心。

 

單就時程上看來,金融市場因應Libor廢除的時間確實不至於太緊。況且,目前各國監管機構陸續推出意欲替代Libor的機制,如美國推出以美國公債附買回協議市場為基礎的隔夜有擔保融資利率(SOFR),且今年5月美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即推出追蹤SOFR的期貨合約,抑或英國的英鎊隔夜銀行間平均利率(SONIA)、日本的東京隔夜平均利率(TONAR)、瑞士的瑞士平均隔夜利率(SARON)及歐元區的歐元隔夜拆款平均利率(EONIA)等,均是希望讓市場從貸款到衍生性金融商品定價都能轉換成新的指標利率。

 

問題是,這些替代指標與Libor相比,仍有四項不足之處。首先,無論是SOFR、SONIA或TONAR、EONIA,都只能夠提供短天期的利率參考,不如Libor每日可提供五種不同幣別、七種不同期限短期拆借的平均利率,做為不同長短天期與貨幣的利率參考指標,適用性廣泛。因此,Libor落幕後,金融市場裡各種較長天期的利率,將缺乏具有公信力的定價參考。

 

第二,有別於Libor提供不同國家間的跨境、跨幣別金融交易「一致性」的基礎,當前各國在尋求替代的指標利率上,各自為政,所提出的指標利率間亦有差異。一旦不同國家間採取不同的指標利率,金融體系會因相同資產在不同幣別間所依循的定價基準不同,產生比以往更高的摩擦成本,不利跨國交易。

 

第三,正因前述替代指標僅能提供短天期的利率參考,以致當Libor退場後,過往以Libor定價的長期遺留契約(legacy contract)將無所適從。當年,這些契約並未列有Libor結束後該如何因應的法律條款,若失去利率基準,必將造成混亂,並威脅市場穩定與徒增金融風險。不過,若Libor只是緩退場或未來利率市場轉變為多種指標利率並存,待2021年Libor退場時,已有92%的長期遺留契約將到期,可望降低相關風險。

 

第四,目前主要國家央行發展新的利率指標都是基於「交易基礎」的隔夜基準利率,屬於「回顧式」利率指標,即是基於既有交易中的實際利率得出。但Libor恰恰相反,它屬於一定期限的「前瞻式」基準利率,也就是反映Libor公布日後一定期限內的預期利率。所以,當前隔夜基準利率要在何種理論、方式與依據推論不同期限來編制類似Libor的「前瞻式」各天期基準利率、由何者產生與公布該等利率、能否在各種情況下均為市場認可等,仍是主要國家央行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在前述四項不足、使各國尚難找到較佳的指標利率替代機制下,強化既有的Libor,盡力改善其缺乏流動性、無實質交易基礎且易受市場參與者操控的缺點,亦成為選項之一。2014年接管Libor的美國洲際交易所集團(ICE),計劃強化Libor而不是放棄它。ICE發言人米勒(C. Miller)曾表示,他們得到的客戶回應是,希望看到改革後的Libor,能在2021年後與其它各國發展的替代性無風險指標利率並行。

 

要言之,就當前Libor替代機制的發展看來,若國際金融市場至2021年Libor廢除前,仍未找出可「通用」的指標利率,市場可能會出現各種基準利率的競爭。各金融機構或將針對不同的情況,逕自尋找有抵押或無抵押、本國幣或外國幣、熱門或冷門的交易期別等各種選擇。屆時,各國監管機構就必須扮演更積極主動的監理角色,除了要建立該國貨幣能適用的指標利率外,也要加重管理並查核該國金融商品定價。否則,單是計價紊亂所造成金融不穩定性,就會釀成難以收拾的金融風險。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上海小额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