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改进和完善再贴现业务的思考

2023-05-10 14:56:27

摘要:,对调节社会货币供应量,调整货币信贷结构,。随着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发展以及货币政策调控形式的变化,目前的再贴现模式已不能满足金融机构对再贴现业务的日益需求,必须对再贴现工具进行系统性地设计,赋予它现实的信贷结构调整、融资结构优化以及有效支持实体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发展的能力。本文通过对再贴现工具功能作用以及现状的分析,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进一步思考,并提出改进和完善再贴现政策工具的建议。

关键词:再贴现;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小微企业



一、背景

在2014年之前,我国商业银行的负债主要由外汇占款主导,在贸易顺差以及庞大的资本净流入的双重利好下,商业银行能轻松获得大量的外汇资产。通过结售汇,这些外汇资产一来给银行提供了稳定的存款,二来银行能够直接从央行获得外汇占款,这一高能货币,因为银行会把企业、个人卖给它的外币资产,再转卖给央行获得人民币,这些人民币是直接存入银行的准备金账户,增加银行超储准备金。在外汇占款形式主导下,银行的负债比较稳定,无论是大行还是中小银行,都能央行口中从中分得一杯羹。但2014年以后,随着我国贸易顺差的收窄,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我国投资回报率大幅下滑以及加剧等因素的影响,商业银行收到的外汇资产开始大幅减少,外汇占款由正转负,对基础货币构成拖累。央行开始利用新型货币政策工具来进行对冲,虽然这种方式能为市场补充流动性,但在新型政策货币政策工具下,从央行手中获得流动性的主要是大行,而缺少优质资产的中小银行难以参与其中,造成资金在机构间分布不均衡,不利于央行货币政策机制的传导。同时这种碎片化的操作模式客观上也加剧了短期利率的波动。

二、目前我国再贴现业务现状

2.1再贴现政策定义

,制定和调整再贴现利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从我国再贴现业务运行具体情况来看,主要具有以下作用:

(1)宏观调控作用。再贴现货币政策与公开市场操作以及存款准备金共同构成央行货币政策一般性工具。再贴现政策的作用具有综合性的特征,能够实现货币供应量控制和价格水平调节的统一。一方面,商业银行持有的已贴现但尚未到期的商业票据以达到控制货币供应总量的目的;另一方面,,促使金融机构紧缩或扩张信贷,从而影响货币市场利率水平。 

(2)融资作用。,提供最终信用,来实现其资金融通的目的。,但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而再贴现则是一种间接的调控工具。

(3)有效地支持实体经济。再贴现工具作为货币政策预调微调手段,对国家鼓励和扶持领域进行资金支持,有效满足了一大批中小微企业、“三农”领域企业的融资需求。另外,商业银行可以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有选择性地进行办理再贴现,调节商业银行行业信贷投放方向,抑制商业银行对落后产能、受限行业等领域的信用扩张欲望,引导信贷资金理性投放,实现调节信贷结构的目的,对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实体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2贴现规模、再贴现规模以及贷款规模情况

我国再贴现业务的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贴现以及贷款。如图一所示2001年至2016年2季度再贴现余额分别为1089亿元和1202亿元,远远小于贴现的余额2147亿元和53000亿元。同时更加远远小于贷款的余额65320.03亿元和355565.48亿元。

图一  历年再贴现、贴现以及短期贷款余额情况


2.3再贴现利率、贴现利率以及贷款利率情况

现行再贴现利率缺乏弹性,很大程度上背离了市场,失去了对贴现利率的调节作用。在票据市场快速发展的情况下,贴现利率、尤其是转贴现利率基本实现了利率市场化,与同业拆借利率和国债利率存在较高的关联性,而再贴现率过于刚性,已经不能体现市场资金的需求状况,失去了对票据市场的调节功能,如图二所示。

 

图二 历年贴现利率、一般贷款利率以及再贴现利率情况

2.4再贴现以及货币政策工具投放情况

再贴现业务的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新型货币政策工具,以央行中期借贷便利(MLF)以及抵押补充贷款(PSL)为例,2015年二季度再贴现余额为1300亿元,而中期借贷便利(MLF)以及抵押补充贷款(PSL)分别为5145亿元和8035亿元;2016年二季度再贴现余额为1202亿元,而中期借贷便利(MLF)以及抵押补充贷款(PSL)分别达到17455亿元和16718.89亿元。


图三 近年再贴现以及新型货币政策工具投放情况


三、目前我国再贴现业务存在的问题


1.再贴现利率缺乏弹性,阻碍货币政策利率传导

现行的再贴现利率缺乏弹性,已经背离了市场价格水平,失去了对贴现利率的调节作用。在当前票据市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贴现利率,特别是转贴现利率已经市场化程度很高,与同业拆借利率和国债利率存在较高的关联性,但再贴现利率为管制利率并相对固定,不能体现市场资金的供需状况,失去了对票据市场的调节作用,更不能有效地传导货币政策。

 2.票据结构单一,影响再贴现政策操作力度

票据市场的交易种类比较单一,主要是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在票据市场交易中所占比重很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再贴现政策工具的运用空间,影响了再贴现政策的操作力度,从而弱化货币政策通过商业汇票再贴现、贴现、承兑的传导作用。

3.再贴现额度较少,导致再贴现调控功能难以发挥

,引导金融机构信货投向,促进信货结构调整的货币政策工具。。而当前央行更多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抵押补充贷款、再贷款、中期借贷便利等工具主动释放流动性,来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但给予再贴现的投放额度非常有限。然而,相较于其他新型政策工具再贴现业务量偏小,难以在庞大的社会融资中起到结构调整和总量调控的作用。但上述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均需要商业银行向央行提供合格的担保品,但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持有的高等级债券数量较少,在向央行申请流动性支持时难以提供足额的合格抵押品,难以直接从央行拿到低价的资金,造成了资金的堵截,形成资金“堰塞湖”,而这些国有大行从央行轻易拿到低价资金,然后高价再出借给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无形中充当了影子央行的角色,从而对央行适度供给流动性形成了一定制约。

4.目前再贴现业务审核标准存在套利空间

、涉农企业票据或者出票人出票企业位于县域的票据以及票面金额500万元以下的票据。但是有些涉农企业或者县域企业其规模及利润有可能相当大,商业银行按照现阶段标准选取这些企业承兑或者贴现的票据办理再贴现业务,存在套利空间。该选票标准可能会挤占其他小微企业的再贴现额度,进而可能会挤占小微企业的直贴额度或者抬升小微企业贴现成本,增加小微企业财务负担,限制了再贴现业务对于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四、完善我国再贴现政策工具相应的政策建议

 

1.    适当增大再贴现额度,大力支持实体企业

票据发行和贴现具有方便、灵活、门槛低的特点,适应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更有助于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同时办理再贴现业务,交易票据即为抵押品,相对于其他流动性工具适用性更强。作为货币政策工具,再贴现能够掌握资金流向、疏通政策传导机制以及贯彻落实调控意图。此外,再贴现工具相对于其他新型政策工具更加贴近实体经济,可以有效地防止资金空转,。因此,建议央行充分利用现有票据市场较为成熟的市场机制,进一步鼓励和推进再贴现业务的发展,加大对再贴现的投放力度,实现与整个票据规模及市场需求相匹配的再贴现支持,完善货币政策调控手段。

2.建立贴近市场的再贴现利率形成机制

建立以票据市场供求关系为基础,同时充分考虑银行同业拆借利率、银行短期存贷款利率、货币资金供求状况以及同类资产利率等能够影响再贴现作用发挥的因素,形成以市场化为导向、定期适时动态调整的再贴现利率形成机制,使再贴现利率更加贴近当期市场,从而使再贴现利率调控的传导机制更加灵活高效。建议可以在Shibor的基础上,加点浮动确定再贴现率,同时建议采用三个月Shibor,一是三个月Shibor变化不是很频繁比较稳定适于作为基准,二是三个月Shibor与转贴现利率相关性最强,更加贴近票据市场,同时宜将加点浮动规定为一个区间,增加央行调控的灵活性,同时,基点数的变动也反映出央行的调控意图。可以借鉴“利率走廊”操作新范式,加强再贴现利率调控。

4. 加强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及信贷政策联动

目前我国货币政策最重要的操作工具是公开市场操作,主要通过其调节流动性,进而实现对利率的调控。但是,依靠公开市场操作来稳定利率波动面临诸多困难,反而加剧了短期利率的波动,而另外一个重要货币政策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于过于刚性,也无法承担价格调控任务。而“利率走廊”成功操作说明我国可以借鉴此模式,利用再贴现加强利率调控,弥补公开市场操作存在的不足。因此,重新发挥再贴现功能,将其定位为价格型工具,通过其告示效应和成本效应,控制市场利率波动,表达央行货币政策意图,建立再贴现政策与再贷款政策、差别存款准备金动态调整政策以及公开市场操作的联动机制,发挥政策合力,完善利率传导机制,影响市场预期,有效降低其他数量型工具的操作规模和成本,为货币政策从数量型调控转变为价格型调控奠定基础,成为其它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补充。

5.建立有差别、多层次的再贴现利率体系

为提高中小金融机构和落后地区发展票据业务的积极性,应赋予基层人行适当的再贴现利率浮动权,使其可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货币信贷政策、宏观调控要求以及辖内票据业务发展状况等因素,结合再贴现时间期限长短及票据类型,分别执行不同再贴现利率;其次,要区分再贴现办理方式和贴现金融机构的信用状况实行有差别的再贴现利率;另外,应该有效增加政策传导通道,对接中小微企业等弱势群体融资需求。基于地方中小法人金融机构金融服务对象多以中小微企业、涉农企业为主的情况,以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以及城市商业银行等地方中小法人金融机构作为再贴现业务重点扶持的对象,并逐步提高其再贴现业务占比。这样一方面可以促使其扩大票据融资业务、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产负债结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引导其支持小微企业票据融资,解决了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6.借助票交所平台促进再贴现业务快速发展

票据交易所构建了全国统一的票据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再贴现政策工具的市场基础,提供了更加高效的货币政策操作平台。央行通过票交所受理金融机构再贴现业务申请或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可以更加安全、高效地实现货币政策操作目标,从而最大程度地体现央行货币政策意图。一定能实现降低票据风险、提高交易效率、加快票据创新、扩大票据交易、发现票据市场价格、传导货币信贷政策等目标,更好地发挥票据市场在服务经济金融领域的功能作用。未来可以适当扩大再贴现的操作边界,即在条件具备时,借助票交所平台可以将再贴现交易对象从目前仅有的商业票据,扩展到资产支持证券、企业融资票据、出口信用证、,提高市场上金融产品的流动性,促进其健康发展。在扩大金融机构对再贴现的需求的同时,又加强了央行再贴现业务调控的主动性,增强再贴现操作的灵活性。

7.加强监督管理,做好业务风险防范

在额度审批环节和业务审核环节从严控制金融机构准入门槛,对申请办理再贴现业务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资信能力和流动性等情况进行严格考核,实行“谁贴现、谁负责”的管理原则。加强对再贴现投向的监测及跟踪,建立完善再贴现业务检查制度,规范票据业务操作,要求各分支行对开展再贴现业务的票据类型、行业、企业情况进行监测分析, 定期检查、总结再贴现业务的使用情况、业务效果和风险防控,确保再贴现用于支农支小。可以尝试建立中小微企业信息数据库,对进入名单内的企业签发或者收受的票据优先给予再贴现业务办理。当然,在切实防范票据风险和规范业务操作的前提下,可以适当简化再贴现操作手续,以保证再贴现业务操作的连续性及高效性,促进货币政策操作目标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中国货币政策的特点和挑战[J].财经,2006,(26).

[2]张爱红.试论货币政策转向后的再贴现工具设计[J].金融纵横,2009,(4).

[3]汪办兴.2010 年经济金融形势与票据市场展望金融市场2010(2).

[4]周钟山,王国忠,欧培彬.金融深化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金融与经济,2009,(1).

,.对我国再贴现利率生成机制及其政策信号与导向作用的研究[J].武汉金融,2011,(12).

[6]张屿.进一步完善再贴现政策工具的探讨—以云南省为例[J].理论与实践,2011,(3).

欢迎朋友圈分享转发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上海小额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