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只要你愿意,随便动动手,都能找个平台借点钱,超前消费行为蔚然成风,也导致借款人对于不经意间发生的短期逾期不太重视。
近日,一则消息称,“网上消费使用支付宝‘花呗’,微信‘借钱’,京东‘白条’等都会导致自己个人信用受损,以后去银行申请贷款时会受质疑,除非小额贷款结清后半年才能申请。
近期,杭州有银行出新规:半年内使用互联网信贷产品超过2次,拒贷!网贷作为正常的线上贷款,借款理应是好事,为何银行要拒绝有2次网贷的客户?
杭州银行拒贷网贷用户
据多家媒体报道,就在今年4月底,杭州银行成为首家公开对网贷用户拒贷的商业银行。杭州银行发布的贷款新政表示,“只要用户在近半年内有过2次互联网借款记录,即使已经还清,也不予放贷。”该政策于5月开始实施。
杭州银行某支行信贷专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只要在近半年内有2次使用借呗、白条、微粒贷等产品的用户,不管有没还清,都很难申请到车贷、房贷等大额贷款。
除了被网络报道,杭州银行拒贷网贷用户的新闻,还曾被当地平面媒体报道。看来,这次真的是要狼来了。
银行关注网贷征信
即使银行知道网贷申请方便,但是对于银行的风控来说,大部分不首选银行贷款而转战网贷的用户,或多或少征信上都有些瑕疵。退而求次选择网贷。根据信用报告显示,逾期过多的用户,或者只有银行贷款的申请审批,没有对应银行放款记录,这也真正说明这一点。
所以,银行被拒,利用网贷周转,再申请银行贷款的成功几率会大大降低。
每日金融和成都多家银行的信贷人员沟通后,得出如下结论:虽然大多数银行暂时没有发文明确拒绝网贷用户,但通过网贷情况筛选客户的“潜规则”确实存在。
比如,农业银行就要求,在白条、借呗等平台借过钱的用户,必须先结清才能申请贷款。建设银行的一位信贷专员则表示,建行在审批贷款时,会看申请人的征信、负债情况,如果有在网贷平台借钱的人,的确会比没在网贷平台借过钱的人困难。
更大的担心还在后头
银行对网贷用户说不,自然有他的底气。对大多数消费者来说,想要获得车贷、房贷等大额贷款,除了去找银行,似乎也没太多其他办法。
而现在,消费者还需要担心另外两个问题。
一是,拒贷范围有没可能被扩大。我们知道,借呗、白条,只是网贷行业的代表。如果银行对他们的用户统统拒贷,那影响的人群估计得上亿。即便如此,借呗、白条也只是网贷行业中很小的一部分。如果央行要求所有网贷平台都把用户的借款记录上传到央行征信报告的话,无论是对网贷用户还是网贷行业,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二是,还会不会有银行跟进。如果其他银行都学杭州银行,形成文件拒贷,那对网贷人群来说,以后想要再从银行申请大额贷款,就更加困难了。
随着信联、百行等征信机构的成立,越来越多网贷平台主动接入央行征信,也让每个人的借贷情况已无处遁形。而现在银行越来越重视网贷征信,拿到借款人的网贷记录也是轻易而举。
这势必会对那些经常使用网贷的人群造成影响。对于想从银行申请车贷、房贷等大额借款的消费者来说,还用不用网贷,就是一个需要权衡的问题。
申请网贷的几点建议
需要明确的是:个人征信报告查询次数过多,真的会影响到申请贷款。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查询记录都会影响到贷款。
虽然市面上很多小贷公司、网贷产品,都声称可以办理不看征信、不上征信的贷款,但实际上大多还是会查询个人征信的。如果申请人同时向多家放贷机构,或短期内多次在同一家放贷机构提交贷款申请,就有可能导致个人征信报告被频繁查询。如果短期内信报查询次数过多,无疑是会影响贷款审批的。所以小编建议大家,即使是急需用钱,也不要随意申请网贷。而是选择靠谱的一两个网贷平台,提交申请即可。如果被拒,短期内就不要再申请了。
此外小编还想提醒大家的是:有些朋友可能并不是真的想要贷款,只是想查下自己的授信额度。殊不知,这样放贷机构也会因此查询个人征信报告。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