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0 14:56:27
来源:消费金融部落
央视曝光捷信的“消费陷阱“
在前几年,互联网金融行业乱象丛生,正规的金融机构少之又少的情况下,能算得上正规的网贷平台真的是屈指可数,大多数网贷平台的利率远超过国家规定的36%利率线以上,并且存在严重的砍头息与暴力催收等乱象。
而在网贷行业有一家这样的金融网贷平台,以分期放贷著称,负面信息颇多,而且备受争议,有好几次被媒体曝出存在砍头息贷款与变相高利贷的现象,这家网贷平台就是捷信,网络上对于捷信消费金融的介绍资料较少。
捷信消费金融成立于2010年11月10日,作为银监会批准设立的首批四家试点消费金融公司之一,主要发放个人消费贷款。但是近年来,捷信消费金融被曝光的违规现象颇多,根据蓝鲸财经报道,捷信现金贷业务利率高达60%,年借款综合成本接近90%。
据蓝鲸财经,捷信现金贷的年化利率超60%,且捷信还存在欺骗客户的嫌疑。截至3月30日,聚投诉网站显示,捷信公司的投诉量高达2154条,其中绝大部分是因为高额提前还款费率和恶意催收。
据消费投诉服务平台“21CN聚投诉”公布的2017年统计数据,其中,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成为重灾区,包括马上消费金融、捷信金融等在内的多家公司上榜。从行业投诉情况看,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在12月1日监管部门新规出台后,投诉量爆发式增长,全年共计2.7万件,占投诉总量的32.4%,成为2017年第一大被投诉行业。而解决率仅37.3%,全行业排名倒数第二。恶性催收、利率畸高两大行业性问题最为严重。
以下为文章全文:
近日,在法律咨询类网站有人在捷信公司办理现金贷类业务,现金贷款18000,分30个月还,每期还款1174.92。按18000元的本金,分30期,每期还款1174.92元计算,该笔借款的Irr高达5.03%,也就是说捷信现金贷的年化利率超60%。
相关关键词借贷数据:现金贷18000、分30期、每期还1174还在不同时间段也有其他投资者询问。
另通过爆料截图显示,确实在捷信公司实际借贷现金18000元,合同期数30期,每期需还款1174.92元。合同生效日为2017年5月2日,第一笔还款发生在6月2日。
2015年8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其中第二十六条规定,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进一步看,该用户的情况为已经还了5期款、逾期4期未还款,剩下需还款额为24797.41元。加上已还款5期5874.6元,若提前还款实际还款额为30672.01元。而值得注意的是,借款本金为18000元,利息加上费用在短短九期时间内已经积累到超过12000元,一年借款综合成本接近90%。
60%的现金贷年化利率并非个例,而是普遍现象,并且捷信还存在欺骗客户的嫌疑。
聚投诉网站上有投诉称,2017年9月的捷信现金贷,分30期每期还1461.73,但是借钱时只说了利息2%,通过irr公式计算年化利率超过57%。
或许对于60%的年化利率,客户并非特别敏感,但是高达近一倍的高额提前还款费率,捷信在投诉类网站上被频频诟病。
3月30日,聚投诉网站显示,捷信公司的投诉量高达2154条,其中绝大部分是因为高额提前还款费率和恶意催收。
聚投诉网站的爆料显示,有贷了1万,提前还款近17000的。
有贷了8000,提前还款近14000的。
有贷了18000,还了10个月每月1158,提前还款还要还近14000的。
根据3月份捷信集团2017年财报,2017年捷信集团净利润为2.44亿欧元(约人民币19.15亿元),较2016年的2.1亿欧元(约人民币16.48亿元)同比增长16%;2017年,捷信集团新增贷款总额为206.93亿欧元(约人民币1624.13亿元),较2016年的115.36亿欧元(约人民币905.43亿元)增加79.4%;2017年,捷信不良贷款率(即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为6.9%(2016年为6.1%),不良贷款拨备率121.7%(2016年为128.2% ),风险比率从去年同期的7.6%上升至8.9%。
此前据报道,捷信目前正在大力推广现金贷产品。捷信的现金贷业务分为交叉现金贷和无预约现金贷。交叉现金贷是面向办理过捷信分期业务,并正常还款3个月的老客户,推出的现金贷产品。无预约现金贷面向没有办理过捷信分期业务的新客户,目前正在部分地区试点推广。
还有被媒体曝出一网友在捷信金融消费网贷平台实际借贷现金18000元,合同期数30期,每期还1174.92元,也就是实际还款是1174.92×30=35247.6元,也就是说在捷信消费贷总还款金额减去本金,他所要付出的利息和管理费服务费一共合计是17247.6元。不管怎么算都严重超过国家规定的年利率36%界线。
像此类事件,还有很多,例如,捷信金融服务公司提供的“分期付款”服务,去年,赵庆华(化名)买手机借款1800元,最终偿还4456元;此后贷款7000元,30个月需要还款共计13470元。当消费者投诉时,客服人员说,消费者之所以认为是高利贷,是因为捷信的费用包括利息、担保费、手续费三大部分,加在一起就超过了50%。,捷信公司有放高利贷的嫌疑,整个操作流程存在消费诱导情况,即利用分期消费首付低,单月支付额度低特点,诱导消费者签订合同,一旦合同签订,消费者往往会担心征信系统出现个人不良信用记录,一步步陷入高额还贷的陷阱。而捷信备受争议的主要原因是分期贷款利率太高,而且伴随砍头息现象,同时还存在暴力催收现象。
像高利贷、砍头息这种现象不仅捷信一家网贷平台存在,砍头息在现金贷和消费金融业务中是屡见不鲜,互联网平台常常以贷前服务费的名义收取该笔费用,使借款人实际到手金额低于名义本金。
至于捷信消费网贷客服所说的,捷信的费用包括利息、担保费、手续费三大部分,加在一起就超过了50%。担保费、手续费到底是多少,怎么收的?大多数贷款人也不知道。
但是网络上关于捷信的负面信息不断,争议也颇多,不管怎样,相信经过这次网贷合规备案后,这种现象应该会有所好转,并且面对2154条的投诉量,263的无效投诉量,与贷款人的争议,银监会对捷信存在的这种情况进行严格的把控与调查,给贷款人一个合理的解释。最后,希望贷款人不要碰存在砍头息与高利贷款的网贷,避免自己陷入更深的财务危机。
喜欢这篇文章,就去置顶支持我们!
声明
感谢每一位作者的辛苦创作,除原创文章外,《消费金融》转载时均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及出处。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微信后台留言,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