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重点推介】《2015年第三季度中国银行业统计分析报告》发布:投资带动资产增速环比上升 不良贷款形势依然严峻

2023-05-10 14:56:27

/本刊编辑部

载于《中国银行业》杂志2015年第11

近期,中国银监会发布了2015年第三季度我国银行业运行情况统计数据,总体来看,我国银行业继续保持了稳健的运行态势,持续加强对经济社会重点领域和民生工程的金融服务,投资成为拉动银行业资产快速增加的关键因素。同时,尽管银行业信用风险有所上升,利润增长趋缓,但信贷资产质量仍总体可控,整体风险抵补能力保持稳定,流动性水平保持充裕。值得关注的是,由于我国不良贷款持续增加,银行业相应加大了拨备计提,,。


信贷资产持续增长但增速疲软

投资成为资产快速增长关键因素


第三季度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外本外币资产总额为192.7万亿元,同比增长14.78%,环比增速提高2个百分点。其中,商业银行总资产为151.5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6.7万亿元,同比增长15.6%,环比增速提高1.8个百分点。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外本外币负债总额为178.2万亿元,同比增长14.01%。其中,商业银行负债总额为140.6 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5.5万亿元,同比增长15.2%,环比增速提高1.9个百分点。

第三季度的资产负债变化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信贷资产持续增长,但增速疲软,且结构表现出新特征。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披露的数据,9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97.76万亿元,同比增长14.5%,增速低于同期资产增速,贷款期限结构呈现票据化、短期化的趋势,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6895亿元,而包含票据融资在内的短期贷款同比多增1.4万亿元;其中,票据融资同比多增6620亿元。二是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资产占比份额有所改变。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资产占比继续提升,大型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影响程度减弱。例如,城市商业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资产同比增速分别为24%和19.6%,位列第一和第二,资产占比比同期均分别提高0.8个百分点,而大型银行的资产占比今年逐季降低,目前只占40.4%。三是投资成为拉动第三季度资产快速增长的关键因素。信贷、同业、投资和存放中央银行款项是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四大主要业务类型。其中,信贷较为平稳,同业呈现萎缩态势、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则受到8月底降准和存款准备金由时点法考核改为平均法考核双重影响呈现减少趋势,投资对资产增速提升起到关键性作用,尤其是从7、8月债券市场开始升温,而标的为资产管理计划、信托受益权和银行理财产品等的非债券投资依然热度不减。


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继续攀升

商业银行积极计提拨备应对不良


2015年第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继续攀升至1.2万亿元,环比增加944亿元,比年初增加3437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6%,环比上升0.09个百分点,较年初上升0.34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连续9个季度上升。信贷资产质量仍将是2015年中国银行业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

不良贷款是实体经济对银行资产质量影响程度的一面镜子,且相对滞后,从2011年开始,我国经济实际GDP逐步回调,在此过程中,银行业的不良贷款肯定有一定变化,且目前无论是宏观经济基本面还是企业利润水平均呈现出继续下降趋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利润同比下降2.1%,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0.5%,是多年来的首次下降。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将使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持续暴露,不良贷款上升势头依然持续。

今年前三个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增量分别是1399亿元、1094亿元和944亿元,从表面数字看呈现逐季递减,但近期,浙江、山东、江西等多地银监局陆续公布的第三季度当地银行业运行情况显示,多个省份第三季度末的不良贷款率均已突破2%,而浙江、广东、山东三省的不良贷款规模,则已突破千亿元大关。其中,浙江达到1778亿元,广东、山东则分别达到1410亿元、1219亿元,三省合计达到4400亿元之多,社会表现出了对银行业资产质量的担忧。

有观点认为,目前1.6%的不良贷款率并不是银行业的真实水平,而应在3%以上。无论真实的不良贷款率水平是3%或5%,银行业都应该坚持底线思维,多措并举遏制不良贷款的快速上升,最终防止出现区域性系统性风险。今年商业银行加大了拨备提取和不良贷款核销力度,前三季度银行业共提取贷款损失准备2.3万亿元,比同期增加3682亿元,同比多提905亿元。


拨备覆盖率持续下降承压


拨备覆盖率和贷款拨备率两个指标出自中国银监会2011年颁布的《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管理办法》,按照上述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贷款增速比较高、经济较好的年份,对贷款质量实施逆周期调控。具体而言,对于系统重要性银行,要求其在2013年年底前,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达到150%以上,拨贷比达到2.5%以上;。

按计算公式分析,这两个指标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即当一个指标持续上升时另一个指标会出现持续下降。实践也证明如此,2013年以前,因分母不良贷款余额较小,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水平持续上升,2012年达到了296%的峰值。随着不良贷款的快速反弹,拨备覆盖率持续走低,第三季度末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为190.79%,与峰值时相比下降幅度超过100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为3%,同比提高0.16个百分点。若按此速度递减,。目前已有银行跌破了150%的底线,。支持观点认为,动态拨备制度就应该在经济下行时减少拨备计提;反对的观点则认为一旦相关标准放松,银行势必减少计提幅度,从而掩盖不良贷款的风险隐患,造成风险的逐渐积聚。

,截至2015年第三季度末,商业银行当年累计实现净利润1.3万亿元,同比增长2.2%,增速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10.5个百分点。一方面,商业银行加大拨备计提,加大核销,保持不良贷款率的基本稳定;另一方面,,势必导致银行利润水平下降。据估算,拨备因素对利润增速下降的影响仅次于息差收窄。因此,。


各级资本净额显著增加

资本充足率继续提高


与前期一样,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继续维持在较高水平。2015年第三季度末,商业银行加权平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7%,环比提高0.19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上升0.19个百分点;加权平均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环比提高0.19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上升0.51个百分点;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为13.2%,环比提高0.2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上升0.22个百分点。按照机构类型分析,外资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环比提升幅度最大,为0.48个百分点;股份制银行次之,为0.28个百分点;农村商业银行的幅度最低,仅为0.08个百分点。

第三季度末,商业银行资本净额为12.5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2万亿元;其中,核心一级资本净额增加1.1万亿元,占资本净额增加额的比重为90.4%;由于近期发行优先股等,其他一级资本净额增加1307亿元,占比为11.1%。另外,由于大量消耗贷款损失准备用于不良贷款核销,计入二级资本的超额贷款损失准备大幅下降,从而抵消了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工具对二级资本的补充效果,二级资本净额较年初减少了178亿元。

回顾前三季度,商业银行资本净额增加1.2万亿元,同比少增2023亿元,资本补充压力较大。其中,通过利润留存补充资本的内源融资仍然是资本补充的主要来源,但今年利润放缓致使内源融资对资本的补充作用减弱。而通过发行股票、二级资本债补充资本的外源融资,受外部市场环境转好的激励对资本的补充作用增强,截至2015年9月末,商业银行发行二级资本债1809亿元。

此外,近期金融稳定委员会公布了最新的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30家入围银行中有4家中国的银行。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除了要求持有1%的额外资本外,还须持有较高的(加权风险资产总和的16%-20%)总损失吸收能力工具(能够通过减记或转股来吸收银行损失的各类资本或债务工具),这个要求对相关商业银行的资本补充也带来了较大压力。本文原载于《中国银行业》杂志2015年第11期。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上海小额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