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信用的“信用危机”到底是什么?

2023-05-10 14:56:27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1月10日,,支付宝和芝麻信用有关负责人日前被国家网信办约谈,称支付宝、芝麻信用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方式,不符合刚刚发布的《个人信息安全规范》国家标准的精神,违背了其前不久签署的《个人信息保护倡议》的承诺。网信办要求支付宝进行全面排查和专项整治。支付宝和芝麻信用表示,将从源头查找问题。


成立三年多来,,如今更是招致大批用户取消授权,,芝麻信用为何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未来将面临什么样的风险?


3个月前,当芝麻信用高调宣布投入10亿元“消灭押金”之时,管理层一定不会想到,重金推广的“信用免押”会以这种方式登上新闻头条。


1月3日“捆绑授权”事件之后,大量用户因担心隐私被泄露,主动解除了芝麻信用与第三方服务的授权。被解除授权的第三方,例如支付宝、ofo、银行卡等,将无法获得用户的芝麻信用分等最新的信用信息,也就无法为信用良好的用户免除押金。芝麻信用将不得不花费更大的力气重新争取用户授权,减少免押金服务的损失。

▲支付宝年度账单引发风波。


目前互联网征信机构开展服务的主要手段无非是免租金、网贷、分期付款,其中免租金一头连接用户、另一头吸引各类商家,在共享经济大潮下,推广信用免租有助于扩大流量、抢占市场,同时也可以为公司收集更丰富的大数据分析维度。


在腾讯信用进场之前,芝麻信用的市场地位绝对领先。根据阿里巴巴提供的数据,芝麻信用覆盖了21个行业的300多种商品,接近2600个商家加入免押金计划。截至2017年11月,芝麻信用已累计为4150万用户免除押金超过425亿元。


未来,免押金很可能是阿里巴巴和腾讯两大巨头在征信领域的正面战场。


2017年8月,“腾讯信用分”悄然推出小范围公测,发力点也是免押金。因为拥有丰富的社交数据和小程序消费场景,一直被视作芝麻信用的头号劲敌。虽然目前腾讯信用分尚未正式上线,但是其于11月19日、12月18日分别在广州和深圳与摩拜单车和深圳市住建局合作,推出摩拜单车免押金、租房免押金两项服务,这显然会与芝麻信用构成直接竞争。


腾讯信用推行摩拜免租金后不久,2017年11月22日,芝麻信用便宣布初期投入10亿元,未来一年消灭押金。此举直接将免押金服务带入烧钱大战的层面。

▲芝麻信用力推的“免押生活”,服务覆盖面很广。


具体做法是,芝麻信用引入保险理赔等方式,为信用良好的用户免除押金。他们提出要在未来一年全面升级信用免押方案,引入包括风控、保险、信贷、联合奖惩等在内的多维能力,并向愿意免押的商家提供多种扶持。此计划不仅仅针对共享经济,租房、酒店等普遍存在押金的领域,芝麻信用都会重点投入,最终目标是实现“信用城市”。


大战还未打响,芝麻信用却陷入信任危机,这种自乱阵脚,无疑让对手看到自己的软肋,获得可乘之机。


芝麻信用面对的挑战不仅仅来自对手。


2015年1月,央行开闸民间个人征信,允许包括芝麻信用在内的8家机构试点个人征信业务,准备期为半年。2012年筹备的芝麻信用,继承了阿里巴巴多年积累的交易数据和对海量数据的处理评估能力,又获得央行颁发的“准生证”,可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顺遂中酝酿了风险。

2015年首都机场“芝麻信用快速安检通道”活动被央行叫停、2016年的支付宝“圈子”风波、2017年“芝麻信用分700可以办理日本五年签证”的大乌龙、2018年开年的“捆绑授权”事件……成立短短3年来,,。


著有《蚂蚁金服》一书的财经作家由曦曾在2016年撰文评价蚂蚁金服:“根源于互联网金融本身的矛盾,从这家公司向金融转型的那一刻就种下了。”他认为,金融的特点是跨期交易、配置资源,风险具有隐蔽性;互联网讲究唯快不破、赢者通吃,尤其是经济周期较好时,很容易为了出成绩而忽视风险。


同时,达摩克利斯之剑其实一直悬在头顶——8家准备机构至今没有一家拿到个人征信牌照,换句话说,即使目前芝麻信用在征信界的规模和影响力已经仅次于央行,但其“准备机构”的身份随时可能被收走。


2017年4月,央行征信管理局局长万存知为这次市场化的探索进行了全盘否定:“8家进行个人征信开业准备的机构,目前没有一家合格。”


从央行方面公布的个人征信市场准入“三原则”来看,不论是机构的独立性、业务的公正性、信息隐私权益保护原则,芝麻信用几乎条条“犯规”。尤其是公正性方面,央行要求征信业务“既不能当作把人分为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工具,也不能应用于某些低俗的社交活动”,似乎有所指向。


今年1月5日,就在芝麻信用公开道歉的第二天,央行正式受理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牵头筹建的个人信用信息平台(即“信联”),公司拟命名为百行征信,注册资本10亿元,,互金协会持股36%,其余股权由原先的8家准备机构平分,各持股8%。据“券商中国”报道,不少银行在开展个贷业务时,除了看央行提供的征信,也会跟8家征信机构当中的1家合作,而“信联”的出现可能让银行不再选择他们。

▲百行征信股东结构。


《财新》曾披露,入股“信联”后,上述8家征信机构未来的名称或不能冠以“征信”或“信用”,可能被定性为数据服务商。芝麻信用苦等3年的个人征信牌照,越发遥遥无期。


蚂蚁金服总裁井贤栋曾说:“在整个蚂蚁金服的业务体系中,支付、理财、融资、保险等业务板块仅是浮出水面的一小部分,真正支撑这些业务的则是水面之下的云计算、大数据和信用体系等底层平台。接下来,蚂蚁金服的战略就是开放这些底层平台,与各方合作伙伴一起开拓互联网时代的金融新生态。”


芝麻信用就是井贤栋所说的“底层平台”之一,他甚至将信用体系看成“蚂蚁金服最有价值的板块”,因为“信用体系是所有的核心和基础”。


但这样的“底层平台”很可能建立在风险之上。以芝麻信用为代表的征信机构一直都面临“过度采集信息”的指控,他们往往混淆了“征信”与“大数据”的边界,这些做法如今正面临法律风险。


2017年6月1日,我国出台并实施《网络安全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律和司法解释对网络运营商收集和使用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做出严格规定,要求收集信息时必须明确取得用户授权、不能笼统授权、明确披露信息用途、适用范围、时效等,并采取措施确保个人信息的安全。


目前看来,阿里巴巴的做法离“乌托邦”的理想有点远,。1月10日,,国家网信办约谈支付宝和芝麻信用相关负责人,称其使用个人信息的方式不符合刚刚发布的《个人信息安全规范》国家标准的精神,违背了其前不久签署的《个人信息保护倡议》的承诺,要求对支付宝进行全面排查和专项整治。


支付宝和芝麻信用表示,,从源头查找问题,深刻汲取教训,全面整改。


来源:网络




识别二维码查看更多信息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上海小额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