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类客户连续3年超7成,光鲜年报难掩宜人贷巨大风险

2023-05-10 14:56:27

关注金评媒JPM获取更多资讯!  

在美上市的宜人贷等网贷平台,因财报靓丽引起很多人关注。有媒体高调质疑宜人贷的主营收入来源不正,除了饱受诟病的服务收入,宜人贷的借款人结构分布也存在很大问题。


这几天,在美上市的中概股陆续发布年报,宜人贷等网贷平台因财报靓丽引起很多人关注。


在一片点赞声中,有媒体高调质疑宜人贷的主营收入来源不正,相当一部分来自臭名昭著的砍头息。


仔细翻阅近几年的年报,金评媒记者发现,除了饱受诟病的服务收入,宜人贷的借款人结构分布也存在很大问题,D类客户连续3年超7成,其所促成的3年期借款到期后的累计净坏账率超过9%,潜在风险巨大。


1


提前收取大比例服务收入

宜人贷引发巨大争议



根据财报,2017年全年,宜人贷净收入55.43亿人民币(8.52亿美元),较2016年全年增长71%;净利润13.72亿人民币(2.11亿美元),较2016年全年增长23%。


宜人贷方面称,净收入的增加主要归功于两个方面:第一,平台促成借款金额的增长;第二,随着借款余额增长,公司向出借人收取的服务费和向借款人收取的月度服务费随之增加。



而据业内人士分析,所谓的“向借款人收取的月度服务费”中,很大一部分被提前扣掉。在实际借贷中,宜人贷一般是这样操作的:某人通过这家平台借贷10万元,其会在借款合同中直接加上前期服务费1.9万元。这样,借贷人的合同金额,就等于实际借贷的10万元+前期服务费1.9万元。但分期还款时,除了本金、利息,依然还有分期服务费。


这样的操作,与民间砍头息的运作可谓异曲同工。只不过民间借贷的操作是:借贷10万,年息2分的话,贷款人实际只能拿到8万元,但到期时却依然要还上10万元。那提前扣掉的2万元,就是所谓的砍头息。



实际上,这就是变相的砍头息。只不过,宜人贷这家平台包括许多做着类似操作的网贷公司,以服务费的方式,规避国家有关民间借贷年息不得高于36%的规定而已。


无论有多少家平台这样暗箱操作,,在国家大力整顿规范互联网金融的当下,这样明目张胆地打擦边球,迟早要碰壁。而这样明显的法律漏洞,。


2


D类客户连续3年超7成

3年期借款净坏账率高达9%



高额服务费的背后,是宜人贷促成的巨额交易中,存在海量的D类客户。提前收取高额服务费,就是为了尽可能地避免逾期带来的坏账风险。


年报显示,宜人贷根据借款人的个人资料和记录,将他们分为四个信用等级:A/B/C/D。其中,A类的信用等级最高,D类的信用等级最低。信用等级越低,其借款违约的可能性也就越高。因此,D类借户的贷款利率最高。


在APR(Annual Percentage Rate,年利率)那栏里显示,宜人贷D类借户需要支付的每年总利率大约为39.5%。这39.5%由两部分组成:年利息10%-12.5%,以及交易服务费28.2%。


这样高的利率,一方面让宜人贷短期获得巨额暴利;另一方面,也带来客户群体中,D类客户居高不下。



年报显示,2015年、2016年,宜人贷D类客户连续两年超过8成。2017年第四季度,其A、B、C、D价格的借款产品占当期促成借款总额的比例分别为2.0%, 8.8%, 13.0%和76.2%。D类客户依然超过7成。


因此,看上去宜人贷业绩靓丽,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20%。但这样长期不能改善的客户结构,势必带来巨大的潜在风险。


年报显示,宜人贷逾期90天以上借款的累计净坏账率:截至2017年12月31日,2015年促成所有借款的累计净坏账率为9.3%。而其2016年报显示,2013年发放的贷款,到2016年(三年后)的净坏账率达到了9.1%。


可见,其促成借款的净坏账率始终居高不下。


3


坏账计提不足以覆盖潜在风险

宜人贷的未来前景堪忧



2017年第四季度,宜人贷按照质保服务覆盖的新增借款金额的8.5%计提质保服务和担保负债10.48亿人民币(1.61亿美元)截至2017年12月31日,质保服务和担保负债余额为27.94亿人民币(4.29亿美元)。


看上去,宜人贷风险准备金不少,8.5%的质保服务和担保负债计提似乎也不低。但是,因为D类客户比例超过7成;三年期借款还账率超过9%,这样的计提似乎并不能保证彻底覆盖新增坏账。


如果D类借款人的违约率开始上升(比如达到15%甚至20%),同时没有后继的那些投资者继续将资金借给宜人贷,那么这个游戏就可能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问题。一旦新增客户借款不能覆盖前面客户的坏账,其财务风险依然巨大。


,宜人贷这样长期寅吃卯粮、依赖低端客户的商业模式,显然不可能持久。而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宜人贷短期内还看不到很强劲的新的利润增长点。


“逾期率和坏账率这是所有金融机构面临的亘古不变的难题,而网贷机构相较于传统金融机构在业务上本身就具有更高的风险性,因此对他们的风控能力有更高要求。只是好的平台和差的平台之间的本质差异就是,前者能靠着技术创新提供风控能力,后者就只能以高息来覆盖高坏账率。”业内一家平台负责人坦言。



近期热点文章:


*年化收益率普降1到2个点,谁给了网贷平台这样大的底气? 

*明星站台 羊毛党乱薅 互联网金融十大乱象

*易纲:央行新掌门,你不能不知的三重身份

*袖珍网贷平台“爱鸿森”赴美上市,背后竟有惊天秘密

*一看吓一跳:区块链大佬的十大妙论

*一成备案,半数盈利,能上A股的互金公司长啥样?

*谷歌封杀,国会听证,比特币们的苦日子来了!

金评媒JPM

JPMMedia

长按关注我们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上海小额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