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一个危险信号出现,绝大部分人却还没看懂!

2023-05-10 14:56:27

一、我们手里没有钱了!


来源:蜜财经

作者:蜜姐


2018年开年,银行开启了 “揽储”大战,为了拉存款,变身为百货商场促销员。

 

例如,某地的银行向开户存钱的客户送大米、送食用油、送海鲜,开户额度较大的人还会收到诸如小电器、行李箱等等“礼物”。而对于一些年轻的客户,银行还会采取送网购劵以及各种礼券的办法,来吸引他们存钱。

 

为啥银行这么急吼吼地拉客户存款呢?

 

因为没人存款了。现在央妈又管的那么严、市场又那么紧、还没人存款,银行拿什么挣钱啊?

 

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大陆的人民币存款增加13.5万亿,同比增加减少1.36万亿。

 

而12月的数字更是可怕。2017年11月末的时候,人民币存款余额还有164.9万亿元,到了12月末仅剩下164.1万亿元,减少了7929亿元。

 

减少的几万亿存款,都到哪里去了?


 

数据显示,当存款减少的同时,贷款却在一路猛增。

 

2017年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3.53万亿元,同比多增8282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其中,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增加5.3万亿元,比2016年少增加3800亿元,短期贷款增加1.83万亿元,新增规模是2016年的2.8倍。

 

当人们把挣来的钱,都用来贷款了,还有什么钱用来存款呢?

 

现在,关于贷款的负面消息是层出不穷。

 

校园贷、现金贷、信用贷…….甚至现在还出现了一种比高利贷更为可怕的存在——超利贷,外界人士听闻年化百分之七八十的高利贷就大惊失色,而超利贷,动辄年化利率百分之七八百,甚至上千。


虽然有一定的收入,甚至有车有房,却因为贷款的压力、生活的重压,日子过得心惊胆战:不敢休息、不敢辞职、不敢放弃、不敢倒下、甚至连死都不敢。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报告》指出,在中国储蓄最多的10%家庭,拥有全部储蓄的75%;另外35%的家庭被称之为储蓄较多,他们占全部的25%。

 

最后,剩下55%的家庭,他们储蓄是多少呢?

 

答案是——0。

 

零储蓄意味着什么?

 

一到月底,就盼着工资早日发放。还不得不经常思考这样的问题,万一家里有人生病了怎么办?万一有急事需要紧急用钱才么办?一分储蓄都没有啊!

 

稍有危机,都可以将一个家庭压得彻底抬不起头来。

 

而比零储蓄更可怕的是,在没有存款的同时,还要背负高额的债务!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我国住户贷款余额达到40.45万亿元,加上4.5万亿元的公积金贷款及民间借贷,居民杠杆率达到60%左右,相比本轮楼市回升前的2014年翻了近一倍!如今两年过去,杠杆率还在继续飙升。

 

居民债务比重也接近次贷危机前水平。,我国居民债务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已从2007年的不足35%,上涨至目前的90%,远远超出其他新兴经济体的水平。


若考虑我国诸多的民间融资渠道,居民杠杆率恐更高。高负债,已然变为中国家庭的生活常态。


零储蓄、高负债的你,在现实面前,很可能会脆弱到不堪一击。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说,我的贷款,是为了买房、是为了购买资产,让自己的财富能够迅速增长。然而,你可能没有想到,你被寄托于增值厚望的资产利器,未来很可能会变得一文不值。


 


在金融扩张的时代,货币宽松、资金泛滥,加杠杆购买资产会撬动明天的财富,资产会升值; 然而,当金融紧缩之时,当初的杠杆怎样撬动其明天的财富,现在就会更快地透支你的未来。

 

当下,或许就是拐点将至的时刻。


当决策层不断的强调防风险,去杠杆,并提出我们从来没有提过的居民去杠杆,已经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

 

当疯狂的去库存变成惨烈的去杠杆,一切都会发生变化。


二:当钱开始变的值钱


作者:钟伟


1998年的一辆桑塔纳,大约相当于北京四环周边的一套两居室;而当下这个两居室大约可以组建一个特斯拉车队了。


同样地,人们在过去10年的贫富差异,可能主要不是工资收入差异造成的,而几乎就是买没买房造成的。


反过来说,如果你1987年是个万元户,如果执着地选择坚持20年的银行储蓄,那么到2007年,因为钱变“毛”了,你当年的财富已有至少90%以上人间蒸发。


1987年,中国的广义货币仅仅6500亿,当时M2每年新增约1500亿;到了1997年M2也就9万亿,每年新增1.5万亿;到2007年M2达到了40万亿,每年新增接近10万亿。到2016年底,M2已跃升为160万亿。大量的货币,以工业、基础设施、社保体系、房地产等形态窖藏起来。



从改革开放一直到2016年的几乎40年,货币超发或者说钱加速变“毛”,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幸运的是,工业化、市场化和城市化迫切需要和真切吸纳了如此超额的货币投放。


(所以这个阶段用钱买资产是明智的选择)。


但是接下来,我们有可能正迎来一个钱越来越值钱的时期,保持现金类资产的重要性日益上升。


大多数人一直认为中国存在严重的货币超发,也就是钱越来越不值钱。基于这种根深蒂固的惯性,部分聪明人很少选择银行储蓄,而是尽量选择地产、信托等相对高收益的资产。


但是随着增速的,我们必将经历一个钱少、税重、房价趋稳,挣钱不易存钱不易,用钱挣钱更不易的时代。我们需要改变一些思维惯性,将来钱可能不是快速变“毛”,而似乎变得很值钱。


看看当下60岁以上的中国人吧,他们经历了不少苦难,时代变迁带来的节俭和储蓄使他们充满了晚年的幸福感。看看当下的日本吧,节衣缩食的年轻人在责怪他们大手大脚花钱的父母,而50多岁的日本人正是在经济高增长时期,形成了挣钱容易花钱如流水的习惯。对比之下,中国的85后有可能会是入不敷出的“大手大脚”世代,而中国的2010年世代,则有可能是和其父母迥异的节俭世代。

三、现金为王的时代到来!


作者:水木然

微信号:smr8700


中国的老百姓,原来一直都有喜欢存储的习惯,自己有多少钱,就去干多少事,这是我们非常传统的习惯。



可是,自从通货膨胀、房价飙升等现象持续上演多年之后,老百姓已经被彻底教育的过来了:那就是要把手里的钱尽量去投资,投向固定资产、股票等等,没有钱投也要贷款、借债去投,这成了是最聪明的做法,比如那些大量买房的人,资产都升值的很快,也非常得意。


我们可曾还记得前几年的一种说法:存钱不如屯东西。当时物资一天一个价,再加上房价的飙升,这让那些喜欢冒风险、喜欢赌一把的人都成了富翁,而那些踏实安稳过日子的人都成了傻子,眼看着自己手里的存款一步步贬值。


这一轮经济增长,其实就是”胆大的人“在淘汰”胆小的人“。


所以,到了后来几乎所有人都把口袋里的钱掏了出来去买房,或者急匆匆的去银行贷款然后在市场各种买,于是我们负债的速度超过了存钱的速度。



然而,物极必反。


所有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走向对立面,现在我们正在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在以前的“通货膨胀”状态下,我们需要不断买进房子等“资产”去抵御货币贬值,而随着我们不断的借债和投资,很多资产开始泡沫化,资产价格越来越高,流动性必然越来越紧张。


比如现在昂贵的资产都是金融资产(房子早就变成了一种金融产品),资产价格已经高到了在空中乱飙的地步了,但是这种飙升并没有带动实体经济的奔跑,一旦扩张无法持续,就会出现资产价格坍塌。


想想现在的状况:金融资产越来越繁荣---实体就是越没人干---大家都去干金融(投机)---投机市场进一步加剧---都在追“概念”和“题材”---社会越来越务虚----不再相信勤劳致富——踏实肯干的人越来越少---大家都在坐等天下掉馅饼——最终引发经济坍塌,所以某著名的互联网公司在这个时候出现财务问题,是有一定原因的。


接下来,必将上演资产的价值(包括土地、机器、存活等实物资本,也包括股票等对未来收益的剩余索取权)的缩水,大量资产泡沫必然会破裂,比如三四线城市的房子、华而不实的概念、虚幻的创业项目、各种庞氏骗局等等,这些资产都将被打回原形,理性的做法就是尽快抛弃这类资产。


接下来,大宗商品、房地产等在内的投机性泡沫面临被集体抛售的压力。此时,现金的重要性却开始凸显。因为现金则是抵御流动性寒冬的最佳武器。持有充足的现金,你就可以有备无患。


从现在开始,手里拥有现金的人,将会面临一个绝佳的机会,伺机出动洞:用你最少的现金去收购最大的资产,然后等经济结构调整完成之后,这些资产必然还会一步步上涨。


所白了其实就是四个字:等着抄底!


但是,不是所有的资产都值得收购,这一波调整,必然有一部分资产将化为泡影,因为它们本身的存在就是不合理的,是必须要消灭掉的。尤其对很多实体经济来说,他们早一天烟消云散,新经济业态就能早一天万物生长!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上海小额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