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0 14:56:27
去年以来,受票据大案影响,不少银行纷纷“闻风瘦身”,缩减自身票据业务量,其中不乏“表现突出者”,例如平安银行。
平安银行2017年半年报显示,截至6月30日,平安银行上半年的票据贴现业务余额仅剩45.96亿元,占该行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的0.29%,和2016年年末相比,其贴现余额缩水了69.04%。
▲ 来源:平安银行2017年半年度报告
▲ 来源:平安银行2017年半年度报告
而据该行的2017年一季报显示,该行的票据贴现业务余额仅一季度就缩减了55.42%,缩量之大,令人咋舌。
1、平安银行是否反应过度?
事实上,票据市场去年开始陆续暴露的一系列大型风险事件并未涉及平安银行,在此情况下,半年狂砍近7成票据贴现业务量,平安银行是否反应过度了?
对这一“巨额”缩量,平安银行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这一系列风险事件虽没有涉及平安银行,但从风险控制角度考虑,我行的业务标准也有所收紧。”平安银行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同时,该负责人指出,除了对风险的考量之外,此前营改增的税收方案和今年票据利率也影响到了平安银行票据贴现量。
据了解,2016年5月份实施的营改增的税收方案改革,从整体角度看,社会平均税负有明显下降,但对票据直贴业务实施“全额征税”。
上述负责人表示,“该方案影响了直贴环节的税负,票据行业整体贴现量出现下降,平安银行也受到此因素影响。不过,,其最新下发的文件《关于建筑服务等营改增试点政策的通知》(财税〔2017〕58号)对直贴征税方式做出修改,上述问题将在2018年1月1日得到解决。”
此外,票据利率高度市场化,受银行间资金利率影响明显。上述负责人表示,今年上半年,票据利率跟随资金利率一度上行至较高水平,也进一步削弱了一级市场企业的开票意愿和二级市场金融机构间交投的意愿。
该负责人还强调,,也是票据市场发生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
已持续两个季度缩量,平安银行是否会进一步收缩票据业务?
针对这一问题,该负责人表示,平安银行不会主动收缩票据业务,相反,该行还将按照“轻资产轻资本”的双轻战略要求,进一步促进全行票据业务健康、快速、稳健、持续发展。
“在上海票据交易所成熟运行的大背景下,原来的线下交易将全部转为线上交易,因此我行正在对票据业务进行精细化的转型。”该负责人表示。
2、银行票据业务“集体大瘦身”
事实上,今年以来,除了平安银行,其他银行也在收缩票据贴现业务。
“整个行业的开票量贴现量其实都处于萎缩状态,萎缩超过了40%。”上述平安银行相关负责人坦言。
《国际金融报》记者查阅了上海票据交易所的相关数据后发现,其所言非虚。
上海票据交易所日前发布的《2017年上半年票据市场运行情况分析》显示,根据上海票据交易所对39家商业银行的票据业务调查,上半年该39家银行商业汇票累计承兑4.4万亿元,同比下降18.3%;贴现2.51万亿元,同比下降44.7%;交易量(含转贴现和质押式回购)15.56万亿元,同比下降64.8%。资管类业务发生额下降55%,余额下降35.1%。
据了解,这39家机构包括工、农、中、建、交5大国有银行、12家股份制银行、14家城商行、6家农商行、1家外资银行以及邮储银行。至6月末,该39家商业银行票据承兑余额5.03万亿元,占承兑余额总量的59%;票据融资余额2.23万亿元,占票据融资余额总量的57%。
截至6月末,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和贴现余额合计为8.4万亿元,同比减少1.4万亿元,下降14.9%。票据融资为3.9万亿元,同比减少1.4万亿元,下降26.2%。票据融资在各项贷款中占比从去年12月末5.13%逐渐回落至今年6月末的3.4%。
上海票据交易所指出,交易量大幅回落是票据市场脱虚向实和金融去杠杆的必然结果,原因有三点:
一是金融行业去杠杆促使票据在银行间“空转”减少。
在现有政策环境下,以往交易频繁的期限错配和放大杠杆交易显著下降,交易活跃度明显降低,市场杠杆率被降到历史低点。去年一季度,全市场票据周转率为5.57,今年一季度下降到2.75,票据在银行间的交易周转次数明显减少。
二是票交所模式带动票据价格、交易、流程更趋透明,使试图通过信息差、地域差、通道差等赚取价差的交易不得不被逐步放弃。
,促使商业银行票据业务更趋规范和谨慎。
3、票据业务人员面临“失业”风险
银行业票据业务持续收缩,原来票据业务部门的人员也面临着“失业”的风险,转岗还是离职,这是个问题。
据相关媒体报道,此前,在票据行业经历这番大变革后,原来的票据人多被转岗做其他业务。
据介绍,有的银行票据业务员被整体并到投行部、同业部等其他部门;有的银行全部票据业务被砍,整个票据团队并到了该行金融市场部,分别转去做理财、资金拆借等业务;也有多个做票据业务多年的老将,后来陆续转岗做通道业务,甚至还有人干脆彻底离职,去了非银机构。
而上述平安银行负责人也表示,在票据行业整体转型的背景下,票据业务部门人员也将有更精细化的分工。
“我们致力于打造一批符合全行‘大同业’战略思路的专业化人才,贯彻落实全行‘三化两轻’战略,为潜质人才提供更多更好的发展通道。”该负责人说。
江西财经大学九银票据研究院(以下简称“江财九银研究院”)昨日举办的票据市场研讨会上,有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票据市场整体的贴现量同比下降,降幅达到55.65%之多。
该院执行院长肖小和表示,票据交易量有史以来首现负增长,说明一季度金融机构交易意愿显著下降;而承兑余额的走低,说明实体经济有效资金需求不足。
交易活跃度下降
肖小和认为,票据交易量走低更深层次原因是,一方面受营改增政策影响,收税在直贴环节一次性上缴,影响了直贴积极性;另一方面,企业为了节约财务成本,通过市场收票进行支付结算和投资,票据脱媒逐渐兴起,以前许多参与票据直贴和转贴撮合的中介开始转型,比如参与到企业间的票据转让。
票据市场交易活跃度下降的同时,多位票据人反映,票据利率今年以来走入上行通道。广发银行一位资深票据业务人士表示,资金成本、、资产替代弹性、利润转移、资产配置、风险事件冲击、资产负债指标调整等各因素都会对票据利率造成影响。肖小和表示,今年以来货币政策转向,央行两次上调MLF/SLF和逆回购中标利率,资金面趋紧;同时央行缩表和MPA考核等政策的推行,让银行信贷规模受到压制,这两方面的原因使得今年以来票据利率一直维持在较高位置,而且还在不断上行。
良性趋势明朗
记者获知,随着票据电子化的推进,纸质商票已经不被允许进入部分大中型股份行的交易区间,同时,这些银行正在鼓励自己的优质客户(例如3A级客户)将手中的票据资产进行证券化处理。
据了解,目前票据业务正与金融科技加大黏合,创新产品体系更加丰富。一系列创新产品形态,如票据池、票据托管、票据资产综合服务、票据同业投资等产品,在票据市场上相继出现。
除此之外,区块链等新技术已经走出实验室阶段,运用在实际商业场景中,深圳区块链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就在国内首推区块链票据融资应用。另外,互联网票据理财平台也在逐渐兴起,多个互联网平台推出以票据为底层资产的理财产品,放大票据的交易和投资功能。
票据市场参与主体的格局也在分化。肖小和表示,由于票交所对直贴行的职责认定和信用管控的原因,国有股份制银行的分支行主营一级市场模式将得到普遍认可和推广;对于过桥行而言,其定位将发生转变,传统的以消规模、占授信等为主的过桥方式将逐步式微,主流的银行间卖断+回购类搭桥将逐步转化为资管类搭桥、信息类搭桥;最后,票交所对票据市场参与者实行会员管控制度,券、基、保等非银机构也将成为票据市场投资主体。
如何成为合格的票据交易员?票据全系列课程:从菜鸟到老司机
3天,全程学习,一步到位
课程时间:
上海 2017年8月25-27日
值得你投资!
培训费用:三天4500元
(以上价格均包含课程材料与午餐 )
(※不包含往返路费,住宿及接送机服务等)
优惠方式:三人以上团体报名可享受9折优惠
以个人名义报名可享受9折优惠
提前一周缴费报名可享受9.5折
报名联系人:票友君助手 18101821208(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