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人贷财报利润巨增,但无法掩盖其巨大隐忧

2023-05-10 14:56:27



3月16日,宜人贷发布了2016年第四季度的财报,很多媒体报道时,都强调了利润这一点:第四季度净利润3.8亿,同比增长356%。看起来增长很迅猛,似乎一片乐观。

  

  不过清流对这种增速不敢苟同,信贷行业是一个风险滞后的行业,当下的利润增速很难完整描绘企业未来所面临的挑战,研究了宜人贷新的财报数据后,不得不说,至关重要的真相被忽略了:

  

  宜人贷迅猛的利润增速,是基于其放款量的极速增长,宜人贷在发放借款时,提前收取了高昂的服务费用,实现了净利润在短期内的快速扩大。

  

  但随着借款的逐渐到期,其坏账不断暴露出来,并且这种坏账率已经有超出“质保款”提取比率的趋势。

  

  一旦宜人贷质保款无法冲抵掉坏账,宜人贷的选择只有两个:1、要么选择对理财人违约,不兑付其理财投资,迎合信息中介的定位。2、要么提取更多的风险准备金,以应对这些坏账,但这势必将侵蚀自身的利润,拷问宜人贷的盈利能力。

  

  更严峻的是,营销费用是宜人贷的重要成本支出,这项费用居高不下,占据运营成本的近80%,并呈现了超出借款额增速的趋势,财报显示,宜人贷第四季度的销售费用达到了5.38亿人民币,占同期促成借款总额的8.1%,较上季度的7.5%和2015年同期的7.4%有明显上升。

  

  一般来说,成功的互联网企业在增长到一定阶段后,随着其品牌实力的增强及营销体系的完善,其单位营销成本将不断下降,比如美团、滴滴等,都是在规模化增长后,迎得了成本大幅下降的机会。

  

  但在宜人贷上,我们看不到营销成本下降的迹象,甚至预期在足够长的时间内,也很难出现下降的趋势,原因在后文将做出说明。

  

  一方面是坏账的快速上升,形成从质保款到利润的侵蚀;一方面是本身成本的居高不下,让人疑惑:

  

  专做次级信用贷款的宜人贷,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商业模式;还是一种短期的现金流游戏、最后却被证伪的商业模式?

 


  3月17日早间美股收盘,宜人贷股价重挫12%

  

  我们看到,宜人贷发布财报后的这个交易日,公司股价大幅下跌了12.4%。某种程度可以说明,市场对宜人贷的发展呈现出悲观看法。

  

  一、坏账冲击质保款

  

  在商业银行的经营中,会提取坏账准备金来应对可能发生的坏账,而坏账准备金比上这些可能的坏账,被称之为拨备覆盖率。

  

  宜人贷的做法本质类似,不过取名叫“质保款”。财报显示,2016年第四季度,宜人贷按照本期促成借款总额的7%计提质保服务专款4.81亿人民币,一旦出现借款人不还款的情况,宜人贷将动用这些质保款来补偿理财人的损失。

  

  而这一季度的数据显示,其截至2016年第四季度末,宜人贷在2015年这个期间促成的A、B、C、D借款的累计净坏账率分别为5.1%, 6.6%, 8.2% 和6.7%。

  

  可以看到,C类贷款的坏账率已经超出了质保款的7%计提比例,而占总借款金额约9成的D类贷款的坏账率为6.7%,已经大幅接近于7%的质保金提取比例。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坏账率是2015年发放借款的坏账率,到了2016年已经如此狼狈,宜人贷的产品还有24月期、36月期、48月期,随着时间的推移、借款逐渐到期,2015年的借款坏账率还将持续增长,冲破质保款这道防线,并不是什么难事。

  

  要知道,在上一个季度、也就是第三季度时,2015年这批借款坏账率还依次是4.6%, 5.3%, 6.7% 和5.2%。仅仅一个季度过后,其四档借款的坏账率,已有三档出现了超1%的绝对值增长,占比最大的D类借款,坏账从5.2%跃升到了6.7%。

  

  随着经济的长期低迷,持续爆露的坏账将考验宜人贷的处置能力。一旦质保款被冲破后,出于“刚性兑付”的考量,宜人贷可能会牺牲利润,大幅提取特殊风险准备,这意味着当前宜人贷的利润增长,很可能只是镜花水月,终将破灭。

  

  与此同时,宜人贷还将面临欺诈团伙的挑战,在第三季度,宜人贷一次性提取了一项8126万元的特珠风险准备,减记相等利润,这已经是一种很明确的印证了。

  

  二、营销费用高企不下

  

  互联网的本质在于规模经济,如果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借款量的增加,宜人贷能有效降低业务成本,提升自己的利润空间,并以此抵御坏账的侵袭,这也不失一种正确的方向。

  

  但在宜人贷身上,我们看不出这样的迹象。

  

  前面说过,作为宜人贷运营成本中最重要的一项,营销费用占比达到将近80%,并呈现了超出借款额增长的趋势,财报显示,宜人贷第四季度的销售费用达到了5.38亿人民币,占同期促成借款总额的8.1%,较上季度的7.5%和2015年同期的7.4%有明显上升。

  

  宜人贷营销费用居高不下

  

  (数据来源:宜人贷财报)

  

  发放的借款越多,宜人贷付出的单位营销成本越高,已经达到了8.1%!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很简单,过去的几年来,是网络信贷、消费金融、现金贷快速发展的阶段,甚至传统金融机构也在不断下沉、大规模扩张个人信贷业务,这都导致市场各种广告渠道的价码水涨船高,在网上获取借款用户,已经变得越来越难。

  

  而通过网络获取借款人,正是宜人贷目前的重要方式,而且变得越来越重要。

  

  财报显示,宜人贷57%的借款人通过线上渠道获取,借款总额的38%通过线上渠道促成,线上渠道促成金额的97.8%通过宜人贷借款APP促成。

  

  但宜人贷也并不具备互联网巨头的流量或场景优势,也面临来自平安普惠、拍拍贷、人人贷等各种网络信贷企业的竞争,这导致其不得不加大营销投入。

  

  不幸的是,借款业务有种特性,也就是借款人没有什么品牌忠诚度,他们只关心自己能不能借到钱、利率多少,不会因为你是宜人贷,就必须选择你,借款的方式越来越多,借款人随时被分流到各种渠道。

  

  对于存量的客户,宜人贷也会存在继续开发的挑战——很难有人长期、滚动拆借高利息的资金,除非他本身就是信用极差的人群,但这类客户的持续授信能力存疑。

  

  所以这里有一个很悲观的结论:宜人贷短期内用高企的营销费获取的客户,可能很多是一锤子买卖。只有潮水褪去后,方见其果。

  

  回到最初的结论:一方面是坏账的快速上升,形成从质保款到利润的侵蚀;一方面是本身成本的居高不下,很难让人疑惑:

  

  专做次级信用贷款的宜人贷,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商业模式;还是一种短期的现金流游戏、最后却被证伪的商业模式?

  

  客观来说,宜人贷是一家值得高看一眼的企业:开网贷行业之先,率先上市、清晰地批露各项数据。

  

  但宜人贷及其开创的信贷事业,并不是毫无挑战。其最大的挑战就是在于其商业模式的缺陷性,如何改造这种商业模式,让其基业长青?

  

  曾经,宜人贷通过IPO大幅地提升了其品牌效应,并以此获得降低理财端的资金成本的能力,释放了成长空间。

  

  有没有可能在借款这一端,也推出重量级的策略、并产生化学效应呢?


来源:清流消费金融


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文章仅供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合作、投稿请加小编微信:p2p321


近期精彩文章

理财和不理财的区别会有多大?

国内第一家银行倒闭已发生,三种情况银行一分不赔!
今年广义货币M2增长12%,把钱存银行的都哭了
想投p2p理财却又不敢,你肯定是在担心这几个问题!
他咨询了工、农、中、建、交的理财产品,最后选择了P2P

95%都赚钱了,第一批投资人资产已翻倍!
又一家超级银行杀入P2P存管业务 

把钱存银行,实际上是补贴富人!
余额宝惨败,马云杀入P2P网贷 !
国家明确了P2P的合法地位,感谢投资人的一路陪伴!
P2P符合《民法》《公司法》《合同法》等法律保护
如果不投资,100万20年后只相当于现在11万的购买力!
,老赖不再是大爷了



关注!是对我们的最大鼓励!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上海小额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