鏖战消费金融 流量居高、多头借贷如何解?

2023-05-18 23:00:13


近年来,我国消费金融迅猛发展,混战玩家也变得百花齐放。

目前市场上从事消费金融业务的大致有商业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包括电商和分期平台的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和通过变道参与到消费金融的其他机构。然而,参与者众多只是消费金融市场竞争激烈的一个横截面,目前流量居高,多头借贷现象严重成为众多平台当下难题。


5月23日在2017中国金融创新创业大会上,多位消费金融业内高管就流量居高和多头借贷问题展开讨论。

与会嘉宾普遍认为,过度竞争抢占既有流量导致获客成本居高,当务之急是要解决流量痛点。在行业多头借贷严重,,共建征信环境,共享数据刻不容缓。


1


获客成本居高,如何解决流量痛点?


任何消费金融企业一开始都是从获客入手,通过降低获客成本争取盈利空间。但是在移动互联网的下半场,消费金融行业已经有包括BATJ在内的诸多企业进行布局,竞争激烈,获取新用户困难、成本居高不下。

“今年我切身体会到了价格的变化,已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大概1.5倍。”萨摩耶金服董事长林建明说道。

在此背景下,如何解决流量痛点成为从业者需要面对的问题?

林建明认为,获客不应只专注线上,线下流量入口的抢占同样重要,需要有其他综合服务来满足用户的需求,要在产品层成为用户的入口,为用户提供更多需要的服务。

掌众金服联合创始人兼CSO谭淳则表示,今年是流量变现的最好的时机,可以打造一个概念,依靠技术输出,建立一个微金融生态换取流量,“换句话说,我一边拿着免费的流量,一边分着利润,这是很好的商业模式。”谭淳进一步解释道。

事实上,流量居高是把双刃剑,价格居高对互金长线发展有利好可言。在获取到了既得流量的同时,可以对流量进行经营,二次开发。正如林建民所言,流量有进有出,流量贵了,就要想办法用流量挣钱。一号签联合创始人胥明也认为,“在流量价格涨到一定高度的情况下,剩下的就是谁能挖出宝贝,其实流量还是这么多。这个对整个互金行业发展是好事,更是常态。”


2


现金贷共债比例60% 多头借贷怎么破?


消费金融行业平台除了在获取流量上大费周章外,也不免导致过度授信、多头借贷的情况发生。在现金贷市场,客群重合度很高已是行业共识,现金贷客户在多个平台借贷,拆东墙补西墙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百融金服董事长兼CEO兼创始人张韶峰透露,现在全行业平均多头借贷从原来的20%上升到60%。很多是借新还旧,不断有新机构进来给人家钱,才一直能够维持下去。“假设没有新钱进来,万一有几家机构还不上了,会导致连锁反应,别的机构一撤,更加没有钱了,最后是雪崩式的崩塌。”张韶峰对当前的行业现状担忧道。

此外,造成多头借贷不仅仅是借款人缺少风险意识,也跟平台有关系,平台在竞争中的一些营销文案,极具诱惑性和引导性且并未明确规定要还,致使用户在无意识中陷入借贷行为。

凤凰WEMONEY主编王奇认为,平台在吸引流量的过程中,存在过度营销的问题,当用户被吸引过来后产生了资产行为,又不认同资产行为,从而会引发一些问题。

事实上,近几个月来,媒体接连曝光行业乱象,诸如“平台以现金贷之名,行高利贷之实”,利率畸高、缺乏风控、非法暴力催收等问题现象不绝于耳,。

与此同时,,让部分平台表示担心,谭淳指出,,如果轻重拿捏不好,会引起多头链条的断裂。

现金巴士创始人兼CEO唐阳补充道,在当前这个时间点,,一方面如果要服务广大没有信用记录的用户,必须要用偏高的定价来做短期的,掀开地图的行为,另外,也要担心一些结构性的风险,这种风险目前在可控的范围内。

多头共债群体是一群人来回借,从而抬高风险。对此,张韶峰提出,白名单授信是未来大的方向,把没有被人服务过的人群,挖掘出来,找到合适的方式营销,辟如跟一些电商公司合作,获得优质客户,这些客户比银行信用卡要差一点,这群人大部分没有给他们服务,他们没借过钱。在风险和意图两者之间取一个平衡,通过设置合适的金融产品营销,可以让营销成本和风险都大大降低。

实际上,要降低这种多头借贷的风险,首当其冲就需要解决数据问题。谭淳透露,“在实践中,掌众金服已经把多头的指数作为很重要的指标提高权重,同时跟行业协会沟通,希望尽快建立一个信息共享平台。”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上海小额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