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0 14:56:27
↖语音版
有句俗话说得好,没有泡沫的啤酒不是好啤酒,好酒要有泡沫才香。但这说的是啤酒,假如说,白酒里面也有一大口泡沫,你还敢喝吗?
今天,我们想来聊一聊资本市场的吉祥物,价值投资的代言人——贵州茅台。
它的价格再次刷新了我们的三观,这家公司现在市值4400亿,什么概念?
4400亿=三家格力电器=两家万科=3/4家星巴克
Ps:这一家星巴克不是你家楼下的那一间星巴克,而是800亿美元,包括了全球2万五千家连锁店的星巴克集团。
我们想给出的结论很简单,茅台被大家高估了,白酒也是可以有泡沫的。
我们看全球的案例,你几乎找不到哪一个消费品是依靠不断的提价来完成长期的利润增长。消费品是一个完全竞争市场,你一提价大家马上换替代品,在便宜的价格面前,大家可能都过分高估了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
大家的消费水平是跟着收入走的,而收入是跟着经济增速走的。所以成熟市场的经验,消费品行业的增长就是和经济增长同步。比如美国不喝茅台,但是他们喝啤酒。美国啤酒行业每年增长就是1%,和美国经济同步。如果每年提价的幅度远远超过了经济增速和收入增速,那么这可能是有透支未来的风险的。
不是依靠提价,那这些消费公司是怎么成就霸业的呢?
依靠新的人群和更大的市场。
大家都知道巴菲特在可口可乐上赚了几辈子的钱,大家都认为他是在87年股灾之后,别人恐惧时他贪婪抄了底赚了钱。但真实的答案,巴菲特赚的是可口可乐成长的钱,是可乐全球化的钱。90年代可乐进入中国,他不需要提价,但是它的销量比80年代不知道翻了多少倍,它的辉煌是依靠从一个北美品牌,变成世界品牌换来的。
再比如星巴克,星巴克也不是靠提价。它几乎把可口可乐的故事复制了一遍,星巴克的全球化爆发于09年,从这一年,星巴克在中国的二三四线城市爆发,09年到现在,星巴克的股价翻了20倍。
(图表来源:DT财经)
所以,消费品公司的成功,少有人建立在涨价的基础上,大多数建立在增量的基础上。从这个意义上讲,茅台的未来,应该建立在从一个贵州品牌,变成一个品牌。就像星巴克,从一个西雅图品牌,变成一个全球品牌一样,这是有过成功案例的。
但是,问题在于,白酒和咖啡不同。白酒赢得了历史,但是正在失去90后。没有哪一个消费品不去迎合和讨好年轻人。美国历史上,啤酒增长最快的年代,恰恰是年轻人在人口结构中占比最高的时代。后来婴儿潮一带老去,美国的酒行业就不行了,上去的是更健康的软饮料、牛奶和咖啡类。
中国正在加速进入老龄化,大家高估了提价对消费品的可持续性,高估了酒在一个人口结构迅速变老的经济体中的消费比例。
究竟是谁推高了茅台的股价?也许是那些有多余的美元额度又用不掉,不知道换点什么好,最后他们换成了茅台的酒和股票。